全部
  • 书匠生涯,学堂涂鸦
  • (54)

局内角色局外人

这个说辞,是日前给MBA学员上课时,书匠脱口而出随嘴说出来的。凌晨醒来,脑洞大开,突发奇想,回头看看,觉得说不定这又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理论,或简单是金、点石成金的傻瓜模型呢,也未可知。那就用傻瓜手机敲打成文字,也给知乎友说道说道,或许是件功德无量的慈善事业。那就说说再说说,反正别的又不会做什么。这个说辞,不仅是个涉及“认识论”的重要“思想方法”,它提提人们看问题时,不要先入为主,以局中角色立场...

  • 81
  • 0
  • 1
  • 0
2024.11.13 07:53

亮亮该得多少分?

在“考考、老师法宝,分分、学生命根”的文化大背景下,即便是已经成人且工作多年现又回到大学堂上的MBA学员,对他们这些不少都当了“孩子他爸她妈”有些还是同行老师的“研究生”而言,基于“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早已权威钦定预设了的成绩考评标准,在此一系列情形约束下某个学员如亮亮应该得多少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是极其“要命”般重要的。 话说亮亮同学,胖嘟嘟脑门贼亮,打眼看上去,似乎具备了一般人对“理工男”的刻板...

  • 432
  • 1
  • 12
  • 0
2023.11.01 22:09

分数真要命!

知乎问题: 分重要还是命重要?书匠回答:(2023年02月22日)多少年来,“考考,老师法宝;分分,学生命根!”对于国人来说,是代代相传、潜移默化、信以为真的“至理名言”;不仅是“至理名言”,而且是一种国粹信仰,一种可称作“拜分教”的可怕变态精神病!为此,从教四十年,现在都临退休了,还依然绕不开这个魔咒梦魇纠缠!N多年前,书匠就曾专门为文写过N多篇“大学堂笔记”,感叹——“分数真要命!”因为“分数”,在很多时候,不仅会要学...

  • 280
  • 0
  • 2
  • 0
2023.02.27 05:32

故地重游多感叹

人若总是不由自主怀旧,老喜欢给后生絮絮叨叨自己那年那月的陈芝麻烂谷子,说明“今非昔比“已老矣!一九六五年五月份,当时书匠整三岁,伟大诗人三十八年后故地重游,自然是意气风发、感慨万千,并填词“水调歌头”一首《重上井冈山》,诗曰:“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

  • 90
  • 0
  • 0
  • 0
2023.01.28 13:01

百无一用是书生

自古以来,“书生”这个角色,只有在聊斋中,在那些狐仙眼里,才有点“志异”的好印象;一旦沦落尘世,不仅百无一用,而且祸害四邻,还会贻笑大方。道理很简单,一只豪门大宅豢养出来的走狗,除了看家护院,它能给人一种什么好印象呢?!你想啊,什么是“书生”?直白而毫不留情地说,就是直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狗粮目标而去,按照“学而优则仕”金字塔阶梯向上攀爬,类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靠人踩人才能人上人的这样一群酒...

  • 316
  • 0
  • 3
  • 0
2022.12.10 10:48

无比真实的大考噩梦

当我从无比真实的大考噩梦中累醒,爬起来坐在电脑前给大家打字说梦的时候,电脑显示是凌晨03:14,因为我使用多年的电脑比标准时间大概慢10分钟,这个真实时间应该是03:24才对!因为书匠愚笨,耳聋眼花、手脚迟缓,一个字一个字码字特别慢,还不如人家康生老爷子用脚指头夹根棍写字快呢,等这篇文章做完,估计也已经天亮时分了……管它天黑天亮呢,把真梦原封不动地说出来,熬过这黎明最黑暗的时光,疏散一下自己累得腰酸背痛、精疲...

  • 181
  • 0
  • 3
  • 0
2022.12.09 05:54

学管理要学会讲故事

01.引言:从生造新词“故事力”说起一个女孩,在美国读完工商管理硕士,准备去面试前才知道,在美国面试要靠讲故事才有成功的机会,面试简历里的每一段经历都要能讲出个故事来。于是她沉下心来,为自己的简历挖掘出几个相关的小故事,才去参加面试,果然面试中就用到了,因为她准备充分,顺利被求职公司录用。这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讲好故事有这么大的效用。这个女孩名叫高琳,“有意思教练"公司的CEO,她和先生林宏博建立了一套完善、...

  • 196
  • 0
  • 11
  • 0
2022.11.16 12:56

“送书”折射出来的组织行为

对于一个“教书匠”来说,临近职业生涯末期,怎么处理自己的“藏书”,就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立遗嘱交代身后事的情形差不多,是一件万分纠结、无比凄凉、几多“于心不忍”甚或多少还有些“痛不欲生”的事情。想当初,大约两千年前后,自己还感到“风华正茂”的时候,作为继承先生衣钵的“高徒”,从母校恩师钟契先生家里“搬藏书”,以及从中央财经大学老前辈刘宗时先生家里“搬书架”(因为书都“处理”掉了,但比书要金贵的书架扔了太可惜了),...

  • 270
  • 1
  • 20
  • 0
2022.10.22 21:03

自画像

据书匠所知,很多著名画家,画了一辈子画,画到最后,都无不给自己画过自画像。喜欢画画的书匠也是,不,确切地说,应该是“喜欢看画画的书匠”,也喜欢自己给自己画自画像——前几年依稀记得就画过,这些年随着年岁渐老、大限将近,越来越有给自己“树碑立传”画自画像的冲动!这不,今天凌晨一觉醒来,觉得前所未有的“清醒”,如“回光返照”般,于是就想着草拟一篇《自画像》,聊以自慰。回想七十年来路,我这人这辈子感到自己活得特别...

  • 141
  • 0
  • 3
  • 0
2022.07.05 05:17

风雨哈佛路,“成功”在何处?

一、序言:大学堂微信学习课群“师徒对”引发的热门话题在书匠特辟“京师人本修学园”及MBA“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微信课群,一位高徒分享了关于电影《风雨哈佛路》的推介视频,并随即写了篇短文分享反馈,书匠批阅后点评道:「短文主题聚焦主线清晰,除个别词句符号有笔误外,段落自然行文通顺文本整体规范,可见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非一日之功,在MBA学员中也属难能可贵很于少见。不过,此文还可以进一步提炼升华,例如是不是可以围绕“多...

  • 212
  • 0
  • 5
  • 0
2022.05.10 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