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庄子梦蝶”与“警世通言”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庄子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庄子,二者到底谁才是本体?庄蝶成了一个无解且无限延伸的哲学命题。
霍金甚至也回答过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也许也无法知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
《警世通言》里,冯梦龙直接跳出哲学范畴,以神话杜撰来解答。彼时庄子师从“三清道祖”老子,将蝴蝶梦请教老子。老子点破了庄子的夙世前生:他是鸿蒙初辟时一只吸纳了天地精气的白蝴蝶,长生不死。因为偷偷采食瑶池内的蟠桃花蕊,被惩戒而托生人世,做了庄子。
庄子既知前生,如梦初醒,当下勘破尘世,心下澄明。老子见他大悟,把《道德经》五千字的秘诀,倾囊而授。庄子得道后可以分身隐形,出神变化。随即弃了他漆园吏的职位,辞别老子,周游访道。
起因:“妇人扇坟,怀疑爱情”

庄子虽然得道,但并非出世之人。他先后娶过3任妻子。
第一个妻子病逝,第二个妻子因为违反了“七出之条”被他休了。第三个妻子是齐国田齐族中之女,因为欣赏庄子的才华,所以把田氏许配给了他,田氏生的眉目如画、风姿绰约。庄子自然十分欢喜,婚后夫妻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楚威王听闻庄子的贤德,许重金欲聘他为上相,庄子淡泊名利,带田氏归于隐曹州南华山。
有一天,庄子出游山下,山脚荒冢累累,忽然见到一个身穿孝服的少妇,手拿一把素白纨扇使劲儿地扇着一座新坟。庄子觉得很奇怪,上前问她坟里葬着何人,为什么如此?
这妇人一边运扇一边回答:这坟里葬的是她亡夫,生前和她感情甚笃,临终前留下了遗言,让妇人等他的坟土干了才能再改嫁。妇人年轻守寡,难堪寂寞,心思急切。寻思这新坟的土自然风干时日太久,于是每日在坟边举扇扇之。
庄子心里觉得好笑,暗想这妇人好心急,还说什么生前恩爱,这要是不恩爱,那得急到什么份上?于是便对那妇人说他愿意帮其代劳。妇人道谢后将扇子递给庄子。庄子接过扇子运用法术,在坟顶扇了几下,顿时水气散尽,坟土干燥。
这妇人大喜,从鬓旁拔下一股银钗连同纨扇送给庄子相谢。庄子婉拒银钗,收下了纨扇。妇人欣喜而去。
庄子看妇人欢天喜地的背影,心里甚为她这亡夫不平,待他回到家里,看着这把纨扇感慨良多,叹息着咏出四句:
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且说田氏听了庄子的叹息,问他何故。庄子将这妇人扇坟的事同田氏详细说了。田氏一听,特别愤怒,唾骂这女人薄情寡义。庄子却说:
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田氏觉得庄子意有所指,忿然道:“人类虽同,贤愚不等。你何得轻出此语,将天下妇道家看作一例?”庄子便问田氏,假使他死了,田氏如花似玉的年纪能否捱得过三年五载?田氏斩钉截铁地回言: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庄子对田氏的话很是怀疑,直摇头说难说、难说。田氏气极,怒指庄子自己死了一个妻子又讨了一个,休了一个又纳了一个,自己薄情却以己度人,有志妇人胜如男子,别说三年五载,就是一辈子她也守得住。言毕夺过庄子手中的扇子,一把撕了个粉碎。
试探:“法术幻化,佯死试妻”

过不了多久,庄子染病,不几日就病入膏肓。庄子奄奄一息说可惜那把扇子被你撕了,不然可以留着给你扇坟。田氏泣不成声,安慰庄子尽可放心,她知书识礼,从一而终,若不相信,她可以以死明志。庄子道:“足见娘子高志,我庄某死亦瞑目。”说罢气绝。
田氏丧夫,自是悲痛欲绝。每日里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到了第七日,来了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秀士,自称楚国王孙,领着一个老仆前来吊唁。庄子的棺椁停放在正堂,这王孙洒泪拜倒,说他仰庄子盛名,愿为他守百日之丧,尽私淑之理。王孙既要守丧,就得住下。田氏初觉不妥,但见这人俊雅非凡,起了怜爱之心。王孙说他一为守丧,二为观庄子的著述。田氏热情款待,并将庄子生平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如此相处几日,渐生爱慕。过了半月,田氏难心绪,悄悄问那老仆人王孙可有婚配。老仆答尚未。田氏又问王孙想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老仆答,主人曾说要娶像娘子这般丰韵的。田氏心花怒放,忙央请那老仆人代为说媒。
田氏辗转反侧等到第二天,急急地询问老仆人。那老仆说,主人有三件事担忧。问及哪三件,回道:一是堂前摆棺,若拜堂心中不忍又不雅观;二是庄先生生前伉俪情深,有贤德之名,恐才疏学浅,为娘子所轻视;三是来时匆促,银钱不足,聘礼筵席无以为措。
田氏松了一口气,说这三件都不足为虑:屋后有间破空房,将棺椁抬过去就是;先夫当初不能,导致休妻;楚威王欲聘他为相,他自知能力不足,躲到这山里;他临终前我还为他调戏一寡妇而争吵置气,哪来什么情深;银钱更不用担忧,她有私房白银二十两,赠与王孙,万事俱备,今夜便是合婚吉日。
是夜,灯烛明煌,田氏鲜衣粉面,王孙簪缨袍服。交拜后入了洞房,吃罢合卺[jǐn]酒,正欲解衣就寝之际,王孙突然倒地直唤心痛难忍,口吐涎沫。田氏忙抱住王孙,问那老仆王孙可有旧疾。老仆说王孙此病往日犯过一两次,非得要吃活人脑髓才能立即止痛。旧时发作都是拨一名死囚来,缚而杀之,取其脑髓。今日在深山,王孙命不久矣!
田氏想到庄子新死二十余日,何不斫棺而取之?于是提了板斧,来到屋后破房里,用力往棺头劈下。几斧下去,棺盖就裂开了。却见庄生居然挺身坐起,直唤“娘子扶起我来。”待二人来到屋内,铺设灿烂,杯盘罗列,那主仆二人却不见踪迹。田氏松了口气,只说听得棺中异动,定是上天有感她日夕思念,有望还魂,故特地着绣服开棺查看。
庄子听后也不深问缘故,让田氏温酒来饮。庄子只喝得酩酊大醉,索来纸笔写下:
夫妻百夜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
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不待田氏羞惭,将手往外一指,竟然是王孙和老仆走了过来,田氏吃了一惊,转头一看庄子不见了,再转头那二人也消失不见。这才明白原来都是庄子的法术所幻化。
田氏精神恍惚,自觉无颜于世。于是解开腰带悬梁自缢了!庄子将她放进那劈破的棺木里,将瓦盆作鼓,边敲边歌:
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
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
斧声起兮我复活,
歌声发兮伊可知?
嘻!敲碎瓦盆不再鼓,
伊是何人我是谁?
唱罢大笑一声将瓦盆打碎,取火将房屋棺木一并烧毁。自此遨游四方,终身不娶。后遇老子于函谷关,相随而去,大道成仙。
感悟:“朦胧婚姻”与“爱情信任”

冯梦龙这篇脱胎于《庄子•齐物论》中的“庄生梦蝶”和《庄子•至乐》篇中的“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本是讽刺寡妇不守贞操,对亡夫生前恩爱,死后薄情。它映射出的思想已经和现今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但是还是可以从故事里探讨一下婚姻的本质——信任。
庄子见妇人扇坟,本是一个不相干的人的事,感叹几句也是常情。但他却由人思己,转而想到自己的妻子,心生怀疑和推测。而在此之前,他和田氏的婚姻是相处和谐、恩爱有加。田氏貌美动人,系出名门,却愿意跟着庄子守穷,可以说不慕虚荣,称得上贤惠。二人隐居山林,看起来也是一对神仙眷侣。
在田氏表明了对妇人扇坟的唾弃之后,庄子的表现是不相信。这种不信任不同于其他事情上的不信任,在那个以女性守贞为传统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无异于是对女性人格莫大的羞辱。这个情景放到当下,好比看到明星离婚或者他人出轨,心里顿时不相信爱情了,然后回到家里责问伴侣对自己是不是真心,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来一句我不信,这世上的男人(女人)都靠不住。这种态度谁受得了呢?
这就像有一个宣称很坚固的杯子,你买回来却不相信它坚固。用力敲击,没碎。往地上摔,还是没碎。然后用榔头拼命砸,终于碎了。于是你得出了结论:看吧,我就说它不结实!这是一个注定要碎的杯子。而田氏愤怒之下说出那些信誓旦旦的话,她也没想到丈夫真的会死,其实庄子假如不诈死去考验她,她完全可以和庄子相守直至终老。
庄子的不信任让他想出来诈死这一出。人最不应该去试探的事情,就是去考验人性。甚至他“死”之前,还故意激将田氏,让田氏作出一女不事二夫的承诺,这个他期望中的承诺,本身就很荒诞,是将女性物化的封建男权思想。
田氏在庄子死后,本来也是悲痛欲绝甚至食不知味。庄子的考验进一步升级为引诱,他幻化出一个俊朗非凡的王孙公子,故意住进家中,和田氏朝夕相对、眉目传情。田氏嫁给庄子是家族之命,如花似玉的年纪和庄子深山相处,突然见了如此气度非凡的男子,心生爱慕,正是一步步走近庄子预设的结果里。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很多荒诞却现实的事迹,有些打着考验老公或男友是不是对自己情比金坚旗号的女性,故意找闺蜜去搞各种引诱,结果真的假戏真做辜负了她,印证了她的不信任,于是愤怒地以受害者的姿态指责对方的薄情无耻,这难道不是自找的吗?
庄子设局让田氏朝自己印证的薄情寡义上走,带着几许看透人性的悲凉之意。本来平和的生活被摧毁,本来贤良淑德的田氏成了见异思迁的放荡女人,看起来庄子是个受害者,其实田氏是个彻底的被迫害者,无端被丈夫怀疑、被丈夫耍弄,最后落得个羞愧自尽的下场。好端端一条生命,就因为一场不信任白白失去了。
故事里的庄子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看着他自导自演的这场戏朝自己预设的方向开演,看透人性的嘴边扯起一丝戏虐和嘲讽。田氏作为一个平凡之人的人性弱点丑态百出、跃然纸上。然而人非圣贤,她能够被引诱才是人性之常态。
考验人性,本身就是损人不利已的事。因为一开始就是在不信任的基础上预设,不管考验的结果是哪一种,对双方的亲密关系而言,都是一种伤害。生活中不乏有用金钱、名利、情爱为饵,考验对方的情感忠诚度的,基本很难以一个好的结果来收场,而且对于被考验的一方,也是在人格上极大的不尊重。
庄子不无失望地写下:“夫妻百夜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对夫妻之情彻底幻灭,因而放下诸般尘心,得成大道。假使没有这一番费尽心思的考验,他不但可以照样得道还能拥有一生相敬如宾的婚姻。
婚姻的本质就是信任,不管这份表面上看起来情深意切的亲密关系背后有怎样的隐患,都应该秉持这份信任。一旦信任被撕开一道不能愈合的口子,那婚姻,就是那个无论如何都会碎的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