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骂死王朗笑死人
2023-01-08 19:51:15
  • 0
  • 0
  • 3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两军对垒阵前“唇枪舌剑”,据说现如今已经润美的唐国强老师,他饰演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出此言,曹魏王司徒王朗就彻底哑口气攻于心,立马吐血坠马而亡。

你相信“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被敌对方义正辞严“轻摇三寸舌”破口大骂后,会自惭形秽“无脸见人”羞愧而死吗?

爱信不信,反正你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因为这不会逻辑常理!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原文是这么描写当时场景的——

三军鼓角已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

只见蜀兵门旗开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

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

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nǎng]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即李傕[què]、郭汜[sì ])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上;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

我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荧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

言讫回车。于是两军皆退。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

即便就以小说如上所描述场景,王朗听了诸葛亮一席话,突然吐血堕马而亡,也是不合情理的。

论战一开始, 王朗就先发制人,抛出当时盛行的“天命观”,作为自己立论依据,之后又以“时务说”向诸葛亮发难。

他先以“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奠定了自己的基本论调。其支撑基点就是“天命无常,惟德是辅”的儒家学说,接着他又列举了当时不堪时局种种社会乱象,并旗帜鲜明地指出“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以此证明刘汉王朝“已然无德而失却天命”的必然结局。

紧接着,他又追述了魏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的丰功伟绩,颂扬武帝“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乃天命所归,后又称新帝曹丕法尧禅舜取代汉室乃“天心人意”,以此证明曹魏取代刘汉政权的合法性;之后话锋一转,发难诸葛亮既然“蕴大才,抱大器”为何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并好心奉劝他“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这样才是“利国利民又利己”何乐而不为,相反只能自取灭亡贻害四方。

王朗的一番言论有理有据、合乎历史逻辑、思路清晰,完全是在“和和气气”与诸葛讲道理,而诸葛亮却一张嘴就出言不逊:“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并颠黑为白、反唇相讥:先将王朗定义为汉朝的“元老大臣”,直接将之绑架束缚在了传统忠义道德审判柱子上拷问,粗暴避开对方“论理说道”逻辑,重述历史、甩锅现实,尤其“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这一段,确实富有文采,更有恃强凌弱的气势和感染力。

但实际上,其话与王朗所言并无二致,纯粹是一堆“巧言令色”的废话,看似文采斐然、气势磅礴、大义凛然,其实色厉内荏全靠“人身攻击”得势,“因人废言”以便粗暴出拳驳倒对方,破口大骂他“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就凭这几句粗鄙辱骂言辞,就将堂堂王朗骂得狗血喷头堕马而亡?这也血淋淋无厘头“毒舌狗血”了吧!

据考,历史上的王朗,生辰年月不详,死于公元228年11月,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tán]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据说,他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被举孝廉,但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后投降,孙策敬重其才而未加害。后为丞相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后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ruì ]继位后,代华歆[xīn]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王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王朗一生,辅弼陶谦、会稽守御、回归朝廷、曹魏三公,才智过人而丰丽博敞,但性格严谨慷慨,多立威仪,恭俭节约,就算因婚宴而收到的礼物也一无所受。他常常讥笑世俗中那些有好施之名、却不体恤穷贱的人,还他经常用自己的财物周济他人之困急。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虽然其生涯因形势所迫曾有“变节投降”过往,但也不是什么见多识广智多星诸葛孔明从未见过的“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而且居然听了几句辱骂,还立马吐血气绝而死;况且,若他真是“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既然“厚颜无耻”——也就是我们本家宗吾先生所说的“厚黑”(脸皮厚心肠黑),他也不会在乎几句敌对方“巧舌如簧”辱骂言辞,以至于自惭形秽羞愧而死的。

进而瞻前顾后举目四望,你见过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个“如此厚颜无耻之徒”会如此薄面当即羞愧而死的?他们都是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左右逢源拍马溜须猪狗不如一样苟且偷生的,只因为作恶多端太丧尽天良罪该万死了,才在事后遭到天谴报应而“不得不”不得好死的,而其中还有很多属于“祸害人间长命百岁、爬行苟且活过千年”的乌龟王八蛋!

毫无疑问,这“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场景,显然是现代著名戏子唐国强及古代高级文人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高大全”光辉形象、增强戏剧化文艺娱乐效果,而“别有用心”乃至“煞费苦心”附会编造的“杰作”!

极目四望新冠大疫当前、流氓病毒肆虐的魔幻现实,这“诸葛孔明骂死元老朝臣”更像是个国际玩笑!

对此,书匠都笑得直不起腰、合不拢嘴,自己捂着嘴都再懒得多言语什么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