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爷爷
2023-07-10 14:06:06
  • 0
  • 0
  • 4

近日在微信视频里时不时老刷到一个萌呆了的小女孩暖爷宝宝自媒体节目,背景好像是我们中原农村家庭(转载附注:好友“小鱼儿”阅后纠正说这“小糖糖女士”号IP地址是东北的),宝爸与宝宝长得活托似像,都是白白胖胖脸咕嘟嘟的,十分可爱十足喜感,每期视频脚本主基调都是“偏爱爷爷怼爸爸”,或许平日里多受爷爷宠爱,在小妞妞幼小心灵深处才埋下了这么根深蒂固的爱爷种子,以至于怎么看亲爹都“不顺眼”,不是嫌他懒惰光爱玩不干活,就是嫌弃他吃饭大声吃相难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她眼里只有爷爷,也只有爷爷是伟光正英什么都是好的。

这个视频主人公呆萌乖巧伶俐,从编剧到表演都自然流畅,主旋律既不高大上到假大空的程度也不流俗到如“二娃挟奶奶到姑家连吃带拿”那样有些恶俗的地步,把农村普通三代同堂人家“孙女绕膝其乐融融,饮食起居岁月静好”的满满幸福感活灵活现充溢在画面,让人看了精神放松心情愉悦而且津津有味百看不厌,尤其与从小受爷爷言传身教并有着深入骨髓影响的书匠我来说,更是有种“神不知鬼不觉”乃至“鬼使神差鬼鬼祟祟神神道道”的共振共鸣共情,由此又勾起了我对爷爷在天之灵的无限怀念。

对于正好赶上“只准生一个孩子”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的书匠我辈来说,“爷爷”是一种十分诡异万分不对称的代际存在:一方面,自己跨越父辈深受“爷爷”(当然还有“奶奶”)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影响,以至于“爷爷”形象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自己终生,即便他老人家已离世驾鹤西去数十年了,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时至今日都历历在目浮现在眼前,还夜以继日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这正应了那句话“永垂不朽永远活在心中”;另一方面,向下面对晚婚晚育乃至不婚不育的“独生子女”,自己做“爷爷”(当然还有“奶奶”)类似做梦都快变成了奢望甚或绝望,以至于看到人家邻家老头老太太抱着孙子玩耍都“眼气”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如此这般一来二去,对“爷爷”角色的理解就变得更加“爱恨交加”扑朔迷离地变态了。

关于爷爷的回忆悼念文章,近年来书匠我曾来来回回真真假假写过数篇,或许因为爷爷属于万恶旧社会的老古董其人其事大多涉及“旧常态”而与当下“新常态”新时代新形势多有冲突不合时宜,现在移动互联网络上早已被清零都看不到了,例如曾经在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挂出过的那篇《爷爷学雷锋》,日前忆起爷爷我又想在知乎挂出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翼而飞”了。但有关爷爷他老人家的老照片旧故事却在当下最新现实中一再轮回重演,每每忆起都会老话重提旧琴再弹、老歌重唱旧戏再演的。这里再忆爷爷两三事,应该但说无妨吧,至少爷爷的在天之灵不会怪罪孙儿不敬不孝的。

爷爷对我最大的家庭启蒙教育,就是“内外有别,胳膊肘要往外拐”。他老人家从小给我讲解“孔融让梨”的做人故事,平时吃东西他就说“让着吃绰绰有余,争着吃鸡飞蛋打”,我在外与别家孩子打架斗殴了,如果要他去拉架,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我给揍一顿再说,因为对他人一定要遵循“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总比绕字高”基本原则,在外与人交往一定要做个”怂馕包”,打你左脸你就将右脸伸过去,这样才不会辱没或玷污了他在方圆数十里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好名声,如果别人打你你还手就是”互殴”大罪,就会毁了他“修桥补路积德行善”的一世英名,这可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大孽!

但是在家里,他是一家之长,说一不二,一言九鼎,谁也不能侵犯他的尊严。记得有一次,我不愿意到他住的西窑屋里去跟他同腿睡觉,奶奶小声说了句孩子不愿意去就不要让他去了,他拿起铁锅就摔着了过去,奶奶脸上立刻鲜血直流……不过,这对奶奶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据她诉说,年轻的时候每次家暴都是把大门拴死“关门打狗”的,直打得她跪地求饶“你打累了是不是该歇会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早先有个“奶奶”跳井自尽寻短见的原因。但这种家不聊生的状况,在爷爷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家是他的,他是一家之主,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家里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一家老小谁也无权干涉,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属于不孝子孙。

由于在这种家庭环境耳濡目染长大,我也就深入骨髓习得了这个有点诡异的坏毛病,在我看来属于“内外有别”的新旧常态,但却常被老婆孩子指斥为“里外不分”、“只对外人好而对自己家人不好”、“胳膊肘往外拐”的变态行为。例如,儿子小时候喜欢《阿利波特》之类的一套画书,我不经意随手就送给了别家孩子,我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属于“孔融让梨”的优良传统行为,但长大后儿子每每提及总是耿耿于怀忿忿不平的样子,我还觉得他是自私自利小心眼,现在回想反思起来着实多多少少是有些问题的。是啊,自家老婆孩子饿着肚子,你却不管不顾把他们活活饿死,而把家中仅有的余粮送给别人,以显示自己“大善人”的高瞻远瞩伟岸精神,还责怪老婆孩子不爱自己,这按照乡间村里老百姓常识常理,或许就是活脱脱二百五大傻蛋一个,对此自己不明觉厉还自以为是,结果肯定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嘛!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老婆跟自己颠沛流离过了大半辈子,现在如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孩子自从出巢离家远走高飞“不理不睬形同陌路”,无论是作为丈夫还是担当父亲都是很“失败”的,难不成原来根源说来说去就在这里?!但是,经过祖祖辈辈基因传递,“爷爷”已经成为我之为我的特色文化符号,成为我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灵肉替身或精神内耗,谁要说天上的“爷爷”一个不字,哪怕拐弯抹角八杆子打不着,我这地上的“孙子”也觉得是别有用心影射他老人家的,就会立马如忠诚的哈巴狗一样对他狂吠乱咬,这都是没有办法治愈的,只能听天由命走着瞧吧!

附记:微信有诤友,天涯若比邻。昨日晚间刷微信,又看到远在重庆的向巍先生,一年一度给书匠发来的生日祝福,又是唱歌又是吟诗,还有一连串表情包……自然又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每年自己都不记得这个日期,远在天边忙自己生活生意的这位年轻人,竟然这么有心地记着老朽生日,而且多少年如一日给我分享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给百无一用的书匠我在“数字化生存”方面各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尤其在精神上不断给老朽加油鼓劲,才使得老不中用的我有勇气有希望活下去,直到整整六十一个春秋后的今天。这篇回忆爷爷的心得体会,或许就是获得他最新加油后第一时间立竿见影的一个边际回馈吧,仅以此文献给他,谨表感激之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